一、国际疾控动态
1.日媒:东京电力公司称,福岛核设施燃料残骸清理延至2037年
据日本《朝日新闻》29日报道,日本东京电力公司(简称“东电”)宣布,针对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的熔融核燃料(燃料残骸),相关部门的正式清理工作将推迟至2037年。
《朝日新闻》称,目前预计施工准备工作将延长12至15年,这期间将进行核电站内部调查并持续降低辐射水平。日本政府和东电此前称,将在2051年完成相关核电站的完全清理和退役工作。从新公布的计划安排看,实现这一目标已愈发困难。
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在2011年3月的东日本大地震期间发生堆芯熔毁,估计有880吨燃料残骸。《朝日新闻》称,清除这些残骸是核电站清理和退役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。去年11月及今年4月,2号机组曾进行过试验性清理工作,但总共只清除了约0.9克残骸。东电的目标是在2030年左右开始全面清除3号机组的残骸。在充分研究后,该公司决定采用将“气中工法”(边向残骸浇水边回收)和“填充固化工法”(用混凝土等填充材料固定残骸)相结合的方式。
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残骸清除的具体时间和方法目前也尚未确定。在7月29日的记者会上,为东电提供咨询、专注核损害赔偿与清理工作的负责人更田丰志表示,大规模清除“正变得越来越现实”。但他也补充称,在2051年前完成核电站机组的彻底清理和退役“一直以来都很困难”。
《福岛民报》30日强调称,福岛县居民正密切关注东电计划的进展。福岛第一核电站所在地双叶町浜野行政区长高仓伊助称,清理工作开始时间被延后,到2051年很难完成任务。他对东电不更改原定完成日期的做法表示怀疑。伊助表示,相关部门不应以彻底清理完成的时间点为目标进行工作,而是要努力不影响到当地居民的返回、移居和生活。
(来源:环球时报 https://www.sccdc.cn/Article/View?id=36563)
二、国内疾控动态
1.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)党委赴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展现场学习
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7月28日,中心(院)党委举办学习教育第四期读书班,赴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展现场学习,重温中国共产党“进京赶考”的光辉历程,传承优良作风,赓续红色血脉。
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内,大家参观了“进京‘赶考’”“进驻香山”“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”“新中国筹建”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、永远奋斗”等主题展览。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、文物文献和场景复原,大家沉浸式追随革命先辈们的足迹,回顾了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领导全国各族人民,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、开启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的光辉历程。活动最后,在纪念馆广场的党旗前,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,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根基,强化党性意识。
此次现场学习是中心(院)党委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。大家纷纷表示,要弘扬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、砥砺前行的革命精神,传承纪律严明、作风过硬的红色文化,切实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、更加昂扬的斗志、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去,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。
中心(院)领导班子成员、总部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、直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等50余人参加活动。
(来源: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)
三、省内疾控动态
1.四川省症候群监测技术方案培训班在成都举办
为贯彻落实国家疾控局、财政部《关于2025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》及我省相关实施方案要求,提升传染病四大症候群监测能力,四川省疾控中心急传所于2025年7月22日至23日在成都成功举办"四川省症候群监测技术方案培训班"。本次来自腹泻症候群、发热伴出血症候群、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监测点疾控机构及哨点医院的1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训,圆满完成既定目标。
本次培训班核心培训内容包括《腹泻病分类和临床特点》、《腹综症候群哨点监测方案解读》、《重点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及研究进展》、《发热伴出血相关病原体介绍》、《发热伴出血症候群监测方案解读》、《发热伴出诊症候群监测方案解读》;实操方面有《腹综症候群监测管理信息系统介绍》;实验室方面讲解了《腹泻症候群标本采集和运输》;成都市还分享了《成都市腹泻监测与防控--实践与思考》。
本次培训解读了腹泻症候群、发热伴出血症候群、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监测方案,统一了技术标准,明确的监测流程与质控要求,建立了各机构协作机制,组建了"四川省症候群监测工作团体",实现实时技术交流,积极促进了症候群监测工作的开展。
(摘自: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)
四、市内疾控动态
1.市疾控中心组织开展2025年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技术培训
为做好蚊媒相关传染病防控,全面提升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的消毒技术和病媒生物防制能力,7月29日,市疾控中心组织开展了全市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技术培训,各县(市、区)疾控中心共3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训。
市疾控中心业务骨干围绕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、媒介伊蚊应急监测与病媒控制标准、洪涝灾区预防性消毒技术、常见病媒生物的分类鉴定、监测与防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专项培训,并在市疾控中心院内进行了超低容量喷雾器、热烟雾机操作使用的现场培训,确保专业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这些重要消杀工具的使用技巧。
会议强调,一要提高思想认识,深刻把握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在公共卫生安全中的关键地位,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与责任感;二要聚焦核心任务,精准推进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诊疗与防控培训,全面提升辖区专业队伍的综合防控能力;三要夯实应急基础,统筹做好防控技术人员、监测器材及检测试剂的储备工作,确保应急处置高效响应,筑牢疫情防控底线。
本次培训内容充实,针对性强,重点强化了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控要点,提高了专业队伍对蚊传疾病的应急处置能力,明确了全市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,让基层疾控工作者更加熟练地掌握了相关工作技术要点,科学、规范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,有效保障全市的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。
(来源: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众号)